一直以来,评标专家就是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交易过程中的“阅卷老师”或“裁判员”,能够对招标结果形成最为关键的影响。10月31日,记者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合肥在全省率先对招投标“裁判员”实行入库初审制,确保让裁判员队伍更加权威和公正。
亮点:想当裁判要经过集体审核和现场答辩
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是施工企业,如何选择好的施工企业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当前,全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使用省发改委统一建立的评标评审专家库,而专家来源由专家在各地市申报,最终报经省发改委审核入库。
为了进一步严把专家入库关口,提高入库专家素质,市公管局和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专家入库初审会制度,成立评标评审专家初审小组,共同对合肥市区域入库专家的专业技术职称、注册职(执)业资格、填报专业等进行初审,必要时可邀请资深专家参与初审,同时要求评审专家现场答辩。这种集体审核和现场答辩的方式,既是合肥市域范围内强化专家管理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对入库专家开展遴选的创新之举。
改变:通过信息化实现评标专家自动抽取
日前,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合肥地区专家入库初审会第一次会议已经在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召开。通过优选,专业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的专家将取得入库资格,对提升本市项目的评标评审质量具有长效作用。
此外,合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从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管理信息系统中自动抽取。业主单位只要在电子服务系统中录入专家类别和人数、评标时间和地点、专家回避情况等信息,便可实现评标专家在省专家库系统自动抽取。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